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VIP专免
2024-01-15
999+
228.96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前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突出特色和优势,是公
有制经济的核心载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的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
有企业领导人员受国家委派,担负着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重
任,掌管着企业的人权、事权、财权。抓住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廉洁从业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工作的要害和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陆续出台了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范国有企
业领导人员从业行为的重要法规制度。
《规定》重点条款解读
一、如何理解《若干规定》的适用范围
《若干规定》第二条明确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及
其分支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同时,《若干规定》第二十六条
规定,“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外的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管理
责任的其他人员、国有企业所属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参照本规
定执行。国有参股企业(含国有参股金融企业)中对国有资产
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参照本规定执行”。这些人员主要有三
类:
第一类是“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外的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
管理责任的其他人员”。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中除董事会、党委
(党组)会、经理层以外,其他在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岗
位上,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义务和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等方
面,负有一定责任的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
工作人员,如财会人员、项目负责人等。
第二类是“国有企业所属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如:尚未从
企业分离出去的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
第三类是“国有参股企业(含国有参股金融企业)中对国有资
产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主要包括国有投资主体委派到国
有参股企业中代表国有资产利益的人员。
二、如何理解不得“个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和有偿中介活
动,或者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
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
这里规定了两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禁止性行为。
一是不得个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和有偿中介活动。从事营
利性经营活动,既包括经商办企业或者其他经营性活动,也包
括以承包、租赁、委托、合作、联营等方式在国有、集体单位
经商办企业或者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有偿中介活动,是指通
过为销售方和购买方、服务人和服务对象等合作双方沟通信息、
介绍业务而收取钱财的行为。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无论是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还是进行有偿
中介活动,必然挤占工作时间,分散工作精力,难免占用企业
资源,可能会直接或间接损害企业利益,所以是不允许的。
二是
不得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
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同类经营企业是指与本企业从事的营业
项目相同或类似,在市场上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关联企业是指
一切与本企业之间具有控制关系、投资关系、业务关系、人事
关系、财务关系等利益关系的企业,特别是与本企业存在直接
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
的企业,是指所有与本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企业,其外延要比
关联企业更为宽泛。
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
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主要是为了防止
利益冲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收入主要是经履行国有资产出
资人职责的机构批准的薪酬,如果在其他企业投资入股,获得
的投资收益很可能远高于这些薪酬。因此,如果国有企业领导
人员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关
系的企业投资入股,为了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有可能会利用本
企业的客户资源、商业秘密甚至故意放弃本企业的商业机会促
使其投资入股企业获利。因此,该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损害国
有企业利益,必须严格禁止。
三、怎样理解不得“在职或者离职后接受、索取本企业的关
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以及管理和服务对象提
供的物质性利益”
《若干规定》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法律和党内法规
规定,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在职或者离职后接受、索取
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以及管理和
服务对象提供的物质性利益。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在职或者离职后,无论是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
关系的企业向其提供物质性利益,还是管理和服务对象向其提
供物质性利益,其根本目的基本都是为了通过其在国有企业的
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利益。因此,只要国有企业领导
人员在职或者离职后接受、索取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
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以及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供的物质性利益,
就会与其正确履行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责产生利益冲突,损
害其履行职责的廉洁性,会对国有企业的利益产生不可避免的
损害。此外,接受、索取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
关系的企业,以及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供的物质性利益,也是国
有企业领导人员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卡”、“要”、“不给好处
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象的具体体现。因此,这种行为必
须加以禁止。
此外,本条规定中使用了“物质性利益”的概念。物质性利益
包括财物和其他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财产性利益。财物包括金钱
和物品;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财产性利益,主要有债权的设立、
债务的免除、餐饮、娱乐、免费旅游等等。
四、如何理解不得“未经批准兼任本企业所出资企业或者其
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的领导职务,或者经
批准兼职的,擅自领取薪酬及其他收入”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除了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外,也
不得在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兼任领导职务。
首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本企业所出资企业或者其他企业、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兼任领导职务的,要遵守法律
法规的相关规定,经过相关机构批准。主管部门、上级企业或
者本企业批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兼职,应当确定其本职和兼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组织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所在单位的职务为
本职,其他职务为兼职。组织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不在一处的,
应当并为一处。
其次,即使是经过批准兼职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也不能擅
自领取兼职单位发放的兼职薪酬或者其他收入。这里的“其他收
入”包括奖金、津贴及顾问费、咨询费等各种名目的酬金。需要
注意的是,本项仅是规定不得擅自领取薪酬及其他收入,而没
有规定不得领取收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批准兼职的,兼职
单位给予的工资或者其他报酬,应当上交本企业。
五、怎样理解不得“将企业经济往来中的折扣费、中介费、
佣金、礼金,以及因企业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奖励的财物
等据为己有或者私分”
这里规定了两种禁止性行为。
第一,不得将企业经济往来中的折扣费、中介费、佣金、礼
金据为己有或者私分。国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可以给予、接受
折扣和佣金,只是折扣和佣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入账”,
要依法纳税;二是“明示”,要在合同、发票中注明。企业经济往
来中正常的折扣费、中介费、佣金、礼金等,应当归企业所有,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如果据为己有或者私分,则是贪污行为,必
须严格禁止。
第二,不得将因企业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奖励的财物等
据为己有或者私分。对此禁止性行为,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因企业投资、经营、纳税、吸纳劳动力等行为,受
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奖励的财物,应当归企业所有,国有企业领
导人员不得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或者私分,否则就属于贪污行
为。二是,为发展地方经济积极作出贡献,是党政干部尤其是
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义务,不应获取额外报酬。党政干部在引进
资金、项目后按一定比例或一定标准获取奖金或其他物质性奖
励,实质是有偿中介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容易诱发行贿受贿、
贪污私分国有资产,以及其他以权谋私行为。上述国有企业领
导人员为当地引进资金、项目做出重要贡献的,可作为年终评
优和评选各种先进的参考条件予以鼓励,而不应适用地方政府
对引进资金、项目的物质奖励政策。上述人员因引进资金、项
目获取的奖金或其他物质性奖励,可由各级党委政府区别不同
情况妥善处理。
六、如何理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正确行使经营管理权,
防止可能侵害公共利益、企业利益行为的发生”中关于防止利
益冲突的内容
《若干规定》第六条从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利益冲突的角度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从业行为作出规范。要保证国有企业领
导人员忠实履行其经营管理者的职责,对其所在的国有企业负
责,除了禁止任何以权谋私的行为外,非常重要的是防止发生
各类利益冲突。建立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使国有企业领导人
员在担任职务和执行公务中,避开涉及本人及其亲属利益的行
为,限制各种关系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责可能产生的影响,
既便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摆脱各种关系的干扰,忠实履行职责,
创造工作业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以权
谋私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利益冲突”,是指公职人员因其公职身份所代表或维护的公
共利益与其个人利益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党中央高度
重视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重点领域
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
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要求,“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
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等方面法律法规”。防止利
益冲突被提到新的高度。
摘要:
展开>>
收起<<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前言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突出特色和优势,是公有制经济的核心载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受国家委派,担负着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重任,掌管着企业的人权、事权、财权。抓住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害和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陆续出台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从业行为的重要法规制度。《规定》重点条款解读一、如何理解《若干规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