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6篇
VIP专免
2024-01-15
999+
76.11KB
5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第 1 篇 : 加 强 党 性 修 养 , 坚 持 廉 洁 从 政
同志们:
按照相关要求,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我所讲的
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要讲四风方面的
内容:
一、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中央反腐力度持续增
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党的纪律严于
国法的决心不会变。
(一)我党反腐的相关历史背景
1.当今社会,腐败常常成为一些国家政权更替、制度变迁
的重要因素,因其危害之巨而被成为“政治之癌”。凡致力于
政局稳定、民族强盛、社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均把消除这一
“度瘤”、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视为追求的目标。
2.1998 年政治风波后,党的威信、党的形象,乃至党的
执 政都受到比较严峻的挑战时,邓小平就曾反复向新的中央
领导 集体提出:"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
正反腐 败,不是假的”, "要做几件让群众满意的事情,主
要是两个
方面, 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
3.1990 年 3 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
和
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制定一部《党内监督条例》。
4.2004 年 2 月 17 日和 18 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
条例 (试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颁布实
施。 《监 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
关和领导干 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以 2004
年为标志,我 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出现了“三个转向”,
即:由被动防 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全力反腐为主转
向制度反腐为
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
5.2007 年 5月,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
上 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正式印发,加大了对
涉及
权钱交易的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6.2010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
干 准则》正式发布实施。 《廉政准则》在禁止"利用职权和
职务 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 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
提出了 52 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
并充实 完善了响应的实施与监督制度,是一部规范党员领导
干部廉洁
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7.2015年 10 月, 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
律 处分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
把党
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中的纪律和要求,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
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纪严于
法、纪在法前,去除与国家法律重复的内容,实现纪法分开;
把政治纪律细化、具体化,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
化为纪律规范,体现作风建设最新成果,使党的纪律成为管党
治党的尺子和全体党员的行为底线。
8.2015年《条例》印发后,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
《关 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
内监督 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大将党的纪律建设
纳入党的
建设总体布局,在修改党章时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
9.2018 年 3 月 2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 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以下简称监察法)。
监 察法除了对监察工作总则、职责、范围和管辖、权限、程
序、 法律责任等规定外,还明确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反腐败
国际追 逃追赃工作中的督导地位,特别是对违法所得没收程
序作了新
的规定和调整。
10.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例》 (以下简称《条例》),并决定从今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根据新形势把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
和制度创新成果,新修订的《条例》就是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化
下来。
(二)腐败现象剖析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也
要看到,腐败因子还在滋生并未绝迹,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甘
于被围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意识这个内在
因素出了问题。
如果领导干部的初心和公仆意识趋于淡薄,个人利益至上
的思想倾向逐渐占领了他们的思想高地,意志不断受到蚕食、
心理防线不断放松直至完全失守,就会形成以下7种极易导
致
腐败的错误心理,值得警惕!
(一)享乐心理:在当下商业环境活跃开放的时代, “收
入— 消费"成为被商业环境塑造出来的个体生活方式。有充分
的能力投身于消费活动,被标榜为“自我成就”“自我实现”
乃至“个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某些领导干部为了填补一己私欲,用公款开豪车、住别墅,
生活奢靡。近年来在对贪腐案件的查处中, 一些落马官员腐败
行为的次数极少是只有一次的,往往是屡犯多次,这表明贪图
享乐的欲望像是无底洞,欲壑难填的心理倾向会诱发一次比一
次更为严重的腐败行为。
(二)异化心理:经济学上用“寻租”来解释对稀缺资源
的不合理分配导致非生产性利益的产生。领导干部手中握有的
公权力也是“稀缺资源”,它会吸引各方资本热切追逐,以谋
求公权力为自身资本的增殖提供便利。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领
导干部却产生了自我膨胀心理,这种心理与权力的异化有关。
一些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掌握权力的时间久了,就把资本
对公权力的追逐当成了对个人的追捧,违背了公权力的本质,
使权力发生异化。在这种异化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把“权由民
所赋”抛在脑后,罔顾公仆意识,不以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
心态对待和使用权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待权力的错位心理。
(三)失衡心理:有些领导干部在位时本来兢兢业业、克
己奉公,但当与他人的对比中可能会产生失衡心理,认为自己
身居高位,得到的物质财富却比身处机关之外的人少,由此滋
生出一种被“剥夺”的感受,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相对
剥夺感”。出现相对剥夺感的官员没有把为人民谋福利、为社
会作贡献看作人民公仆的荣誉和职责,反而因此产生埋怨、不
满的心理。
(四)投机心理:在反腐高压态势下, 一些官员明知贪腐
的严重后果却仍然顶风作案,很大程度都归因于其潜意识中的
投机侥幸心理。投机侥幸心理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腐败成本的
算计。腐败的成本涉及到两方面因素, 一是腐败的检举揭发风
险,二是腐败的道德损失风险。当腐败分子自认为能将这两方
面成本降到最低时,腐败就极有可能发生。某些领导干部的投
机侥幸心理占了上风,认为腐败的检举难度大,揭发力度小,
就一再纵容自己的腐败行为。
(五)服从心理:在体系严密的科层制中,拥有权威的上
级往往可以对下级官员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上级的作风和作
为对下级官员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某些地方出现的情节恶劣的“塌方式腐败”就是服从心理
的良好诠释。甚至,在一些政治生态相对较差的地方或单位,
下级官员易于产生一种群体趋同心态,他们将腐败行为的产生
视为行政系统的常态,或是融入群体的必要手段,从而忘却了
法律的威严和党纪党规的严肃,形成一种"上行下效"的趋同
腐败态势。
(六)责任扩散心理: "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某些大规
模群体事件时,其他人的在场会分担每个个体的责任,使个体
产生“罪不在己"的责任不明确心理。简而言之就是"法不责
众”。
某些领导干部在周围有腐败行为发生时,更易发生腐败,
他们认为不只是自己一人腐败,当东窗事发之时,法律无法将
每一个干部都量刑定罪,这些领导干部就通过这种心理暗示来
为自己的腐败行为开脱。
(七)放松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的根源在于对党纪法规缺
乏明确的认知,不清楚自己的行为边界。有些领导干部在一开
始还能做到规规矩矩、谨言慎行,但遇到偶然机会收受小恩小
惠却未被揭发时,便认为这些小节不属于贪污腐败的范围,或
者认为这些"零碎钱"是自己应得的辛苦费,从而放松警惕。
时间越长, “零碎钱”越敛越多,这些领导干部的心理接受
能 力就越大,心理防线反之越来越往后溃退,久之便不知不
觉深
陷于腐败的泥淖之中。
总之,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
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干部群体廉洁从政要恪守“一念之诚”,
即保持当初入党的初心,不以追求个人名利作为从政的内在驱
动力。同时要保持“一念之纯”,即在成长为党政干部后,时
刻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认真负责态度与纯
正感情。惟其如此,才能从心理上筑起反腐的第一道高墙,从
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滋生。
二、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算好“五笔账”
对我们每个人自身来说,管好自己、身正影直,不贪不腐,
是一件切实可行,且受益终身的事。下面,我给各位同志算算,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到底是受益还是吃亏这笔“账”。
算好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 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
干部,各项工作业绩和荣誉的取得,虽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
但都是组织精心培养的结果。如果把握不住自己,误入歧途,
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葬送自己的政治生涯,多年辛勤努
力瞬间灰飞烟灭、化为泡影,也给党和政府的威信带来严重损
害。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倍加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注重加
强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
坚守“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自身的清正廉洁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
在政治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算好经济账,不要贪敛"不义”。俗话说“君子爱财,取
之有道"。客观地讲,国家给予党员干部的工资、福利等各项
待遇足以实现衣食无忧。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
的社会里,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
面临的诱惑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稍不留神,就有可能
在种种"围猎"中被“拿下”,待东窗事发,束手就擒,后银
铛入狱,不仅合法收入、正常待遇会随之而去,非法所得也要
全部“吐出来”,最后落个人财两空。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常思贪欲之害,自觉约束自己,时刻警省
自己,慎初、慎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为利所缚,
不为欲所惑, 一尘不染,永葆清白。
算好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
导干部,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的拼搏奋斗十几年甚至数十
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荣誉,获得了尊重,自
己也有一些成就感。如果不思珍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不但
给组织抹黑,自己也毁了名声。因此,要时刻想到名誉是人格
魅力,就是用生命也无法挽回, 一旦失去人格,就很难在社会
上安身立命,所以要像对待生命一样珍惜名誉,视名节大如天,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算好亲友账,不要众叛亲离。家庭是事业的基础,也是完
整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都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
为人丈夫或妻子,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家。 一旦违法
乱纪走上犯罪道路,迟早会失去人身自由,家里也就塌了天,
失去“顶梁柱”。不仅众多亲人坠入痛苦深渊,也给朋友带来
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因此,党员干部要算好"家庭账",本着
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
关系、公事与私事的关系,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促
使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把群众的敬佩、下属的爱戴及家人和
亲朋好友的支持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激励自己廉洁从
政。
算好健康账,不要心力交瘁。常言道:人生在世,身心快
乐十分重要。健康是立身之本,心胸坦荡,无私奉献,帮助别
人、快乐自己,必能心旷神怡,身强体健。如贪赃枉法,必提
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 “压力山大”,饭不香,觉不稳,节
奏紊乱, "超载"度日,久而久之,由心而身, 一起垮掉。
因 此,要始终心存敬畏,把党章党规记挂于心、践于点滴,
一身
正气、两袖清风,清廉为官、问心无愧,心胸坦荡、阳光做人,
气定神闲、心静身安,积好“本钱”、服务人民,确保自己的
事业、人生永远是一片艳阳天。
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心存侥幸、我行我素,甚至顶风违纪,
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广大党员干部都应从这些典型案
件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
根弦,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算好“五笔账”,
走好人生路。
三、 为官须修德,用权要敬畏
陈毅同志曾经讲过一段话, "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
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好,开过敌人那边去,
反过来打自己的同志,那就更糟了。”这话告诉我们,无才固
然不好,无德就更不行,才高而德缺是灾难。那么怎样才能加
强自身的官德修养呢,我想,主要是做到“五个谨慎从事”。
(一)慎始。就是要迈好人生第一步。 《左传》说: “慎
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万事开头难, 一开始就慎重小心,才
能走得远,走得好。慎始,顾名思义,不论工作、学习、做事、
创业,都要小心翼翼地开始,循规蹈矩地推进,开一个好头,
然后形成习惯,坚持下去。在作风的培养上,也是如此, 一开
始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苟且放纵,不向消极丑恶妥协。看
看那些身陷囹圄的贪官,都是一开始没有把握好自己,吃了不
该吃的饭,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拿了不该拿的红包,结果一路
滑了下去,最后堕入深渊,万劫不复。可见, “冰冻三尺,
非 一 日之寒”,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
能慎
始,是走下坡路的起点,把握好了开头,则奠定了善终的基础。
(二)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是古人特别看重的道德
修养方法,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礼记 · 大学》云:
“此 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的是在独
处无人 监督时,仍能谨慎从事,不越雷池, 自觉遵守各种道
德准则。 大庭广众之下,面对众目睽睽,人人都会遵纪守法,
谨慎行事, 这叫“慎众”,要做到不难。难的是, 一个人独处
时,还能“如 履薄冰,如临深渊”地小心谨慎,规规矩矩,做
道 德 高尚的 正 人君子。 《大学》说: “小人闲居为不
善。"虽然“慎独”不 易,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有坚定
不移的信仰、信念,有 是非分明的荣辱感、羞耻心,有不肯
苟且的决心和毅力,有管 住自己的自制力,就能做到人前人
后一个样,作风优良,品行
高尚,让党和人民放心。
(三)慎微。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表现
在作风养成上,就要做到三点: 一要认清慎微的意义。古人云: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这
些 至理名言,都说明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而现实生活中,
确 有一些领导干部因小节不慎而导致大节翻船的沉痛教训。
二要 防微杜渐,努力做到慎微。刘备有一句名言: “勿以恶
小而为
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其实就是做到慎微的基本方法。对
于小毛病、小陋习、小错误,固然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可掉
以轻心,必须坚决改正,自觉抵制不良作风与贪腐文化的侵蚀,
免得“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小恶"将来发展成“大恶”。
再就是胸怀做大事的志向,着手从小事做起,耐心、细心加恒
心, 一点一滴做好本职工作,从细微之处培养优良作风。这样,
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为实现强军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慎好。嗜好之心,人皆有之。 一个人有点爱好是正
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
好、习惯,不能过度放纵,而应与官德的修养联系起来,对有
利于官德修养的就保持,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就放弃,介于有利
与不利之间的就节制。如果对自己的爱好不节制,就有可能被
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分子服饰领导干部的缺口。赖
昌星有一句话: “不怕什么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
部没有兴趣爱好”,厦门远华走私案,涉及大小官员的堕落,
正是被赖昌星从这些人身上的爱好打开缺口的。
(五)慎友。 《论语》中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
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为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
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
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表里不一的人交朋友,同花
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
清似茶。朋友交往要注意把握分寸,党员干部交友必须讲原则。
不要把个人交往与行使公权混在一起,感情用事。少数党员干
部在交友中不善于把握分寸,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交情、不
讲纪律,讲老乡、不讲法度,甚至在“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
们义气面前,丧失党性原则,突破应当坚守的道德和法律底线。
做合格党员,要“慎友择交"”,做到交友有数、交友有度,
多交一些益友、诤友、基层群众朋友,做到见贤思齐、择善而
交、择益而交。
四、 腐败受惩处,廉洁靠自律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反腐败是关
系执政基础和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只会越抓越紧,丝毫不会
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发出了“夺取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号召,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
海 晏河清、朗朗乾坤”,句句斩钉截铁、掷地有声,铿锵有
力、 直抵人心,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了将反腐败斗争进
行到底
的必胜信心。
(一)强学习,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一要强化理论
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精
神境界和政治素质,自觉用党规政纪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二要强化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学习现代金融知识、
现代科技知识、国际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知识等,
力求成为行家里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三要强化履
职素质,努力提高实践能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充分调动
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按照既定的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采
取有效措施,推进各项工作。
(二)提高认识,严格执行规定管住小节。少数领导干部
蜕化变质,往往都是以生活上的小节开始的。所以说,小节不
小, “毛毛细雨湿衣裳”,不抓小节就会毁掉大节。 一些党员
干部由小节问题演变,走向大节上的失衡、失规、失纪、失法,
这往往是一个不清醒、不自觉的过程,是缺乏忧患意识、自警
意识所致,他们被身边形形色色的名、利、财、色等细菌侵袭,
直到在各种诱惑之下失去理想、信念、斗志、党性、原则。因
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放纵小节的危害性,理智地
管住自己的小节,严格执行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
行为,努力做到防微杜渐,竖不攀,横不比,扎扎实实管好自
己。
(三)淡泊名利,正确看待并具有满足感。党员干部要把
名利看得淡一些,让心灵超脱一些。我们党一贯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党的干部应该有更高的觉悟和追求,以豁达的精神
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名利,用高尚的品德和境界约束自己的名利
之心,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想想那些英雄先烈,
比比那些先进模范人物,看看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我们应该
为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感到满足。要不断加强党性锻
炼、作风养成和能力建设,真正做到在名利上和待遇上不计较、
不攀比、不失衡,倍加严于律己,多动手,不伸手,干干净净
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身正"才能“垂范”,要带头执行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提高拒
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敬畏之心对“权”,以淡泊
之心对"位",以律己之心对"利",扛得住艰苦,耐得住寂
寞,抵得住诱惑。
同志们, “贪”字和"贫"字只有一点之差, "婪"字和
“焚”字只有一步之遥。关于廉洁和做官的道理,是需要一个
人用一生的实践来回答的,希望大家都倍加珍惜这个新时代,
倍加珍惜工作岗位,激情干事、干净干事,不辱使命、无愧人
生。
谢谢!
第 2 篇 : 加 强 党 性 修 养 , 坚 持 廉 洁 从 政
同志们:
今年我们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对照当前从严治党要求,
坚持廉洁从政开展学习,希望大家要对照刚才学习内容化,认
真检视自己,进一步提高站位、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良好
的工作状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结合我本人的学习心
得与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
一、什么是党性修养?
所谓党性修养就是一名党员对于党的伟大事业、党的伟大
工程、党的伟大斗争的总体世界观,是一名党员政治理想和人
生理念的集中体现。而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观是一个人的总
开关,是一个人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认识,也决定人的
一生。同时,不同的世界观也决定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立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养就不能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就干不成任何事;种种腐败案例告诫我们, 一名党员如
果没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就会丧失政治立场、动摇理想信念,进
而就坠入贪腐的深渊。
我们常说, 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定型、世界观一旦定性,就
会根深蒂固、很难改造,但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我们要时
刻不能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时刻不能放松党性修养的锤炼,时
刻不能放松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对于这个问题,
我想对大家交流三句话:
第一句话:坚持廉洁从政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
养是廉洁从政的基础和保障,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内
容和内在要求,其核心要义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习近平总书记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中,用“物必先腐,
而后虫生"对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作了最科
学的阐释。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搞得好,党性修养过硬,歪风邪
气就难以入侵,才能确保严守党纪,廉洁从政。党的十八大以
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度,随着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全面系统的反腐体系逐步建立,
清廉作风得到空前的彰显,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取得
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狠抓廉政建设,也取决于狠抓廉政建
设。
第二句:加强党性修养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
党性修养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也是这个时代对党员干
部提出的迫切要求。纵观党史,越是困难时期,人民群众对党
员干部越是抱有更高的期望,越是对作风建设、执政能力提出
更高的要求。当前,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疫后重振、实现"六稳、
六保”和结好年度工作硬账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严峻形势这
就要看我们能否经受住“四个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能
否从严峻的形势中抢抓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捕捉有利因
素,这也是对我们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的重大考验,对系统各级
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
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
感和责任感、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落实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句: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是改造世界观的终
身课题。前面讲过,加强党性修养就是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
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我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摘要:
展开>>
收起<<
第1篇: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同志们:按照相关要求,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我所讲的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要讲四风方面的内容:一、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中央反腐力度持续增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党的纪律严于国法的决心不会变。(一)我党反腐的相关历史背景1.当今社会,腐败常常成为一些国家政权更替、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因其危害之巨而被成为“政治之癌”。凡致力于政局稳定、民族强盛、社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均把消除这一“度瘤”、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视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