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VIP专免
2023-12-09
999+
18.76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建
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
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
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全国生态环境保
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
要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
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
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
总书记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引。为进一步贯
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深化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借此机会,
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
一、XXX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习近平强调,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
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
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强调,“要像保护眼
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习近平指出,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
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
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
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大力
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强调,“纵观
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
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
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
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
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
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
容。人与自然的
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关系,人永远无法独立于自
然界而实现发展。立足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新变化,习近平
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
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内在要求”。这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理性分
析,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方式的深层次更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
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揭示了生态环
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人
们对生态价值的认知,为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
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
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习近平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
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深刻揭示了
生态环境的本质属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新时代,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路。正如习近平所言:“自然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
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理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
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
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
设的价值旨归和本质属性。中国GC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
最高位置,把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更加优
美的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文明是
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将生态文明
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仅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而且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
永续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坚持和发展好生态文明就是解决
中华民族发展问题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指出,“坚持生态惠
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
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
质生态产品,不 断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
要”。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绿色是大自然的
底色。习近平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坚
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
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坚持系统观念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指出,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
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一论述说明了生态系统
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生命体。生态保护和修
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
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
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
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